目前分類:另類財富 (26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教練教的是「釣魚的技術」,不是要解決問題,就像最好的醫生不是給藥方,而是讓病人知道如何照顧身體,以後不再生病。教練型經理人不僅是解決問題,更要提供部屬舞台,獨立思考、決策,打造比自己更優秀的團隊。

要是有一場網球比賽,裁判在開始時宣布:「這場比賽的比賽規則是贏得球賽的人出局,輸球的人晉級」,如果你是比賽球員,你會怎麼打這場球賽?

當遊戲規則變了,哪些是新的「致勝關鍵」?現在,我們面對的環境也一樣,很多過去的致勝關鍵可能不管用,但我們也說不準新球賽的遊戲規則,這就是我們未來要面對的新環境特質DDCU:多元性、多變性、複雜性及不確定性(Diversity,Dynamics,Complexity&Uncertainty),這不是暫時的變化,而將是未來經營的常態。

加上Y世代(或叫80後)人群在企業內的價值越來越重要,但他們的做事心態也和上一輩不同。企業內領導與管理模式的改變是必須和急迫的,如此才能完全發揮這群人的潛能與特色,成為企業的核心能量。

教練型領導力成顯學

當遊戲規則變了,經理人該如何應變?現在,正好是領導人提升成為優秀領導人的最佳時機,他必須面對這不確定的環境做轉型,從「教訓教導」轉變成「教練型」的領導人。不只是自己優秀,更要有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團隊,「教練型領導力」已成為現今優秀領導人必備的能力。

以往經理人往往被要求要能快速反應、快速決策,他們的領導方式及心態會偏重於教訓型,給指示或方針,較沒有耐心詢問員工的想法,這是父母對小孩的教訓型管理,這是目前的常態。而教練型經理人由父母對孩子的心態,改變成為成人對成人的討論,互相尊重,開放參與,給予選擇,給予激勵,建立容許失敗的新領導環境,讓員工有做主人的心態。

在所有行業皆為服務業的時代,企業要能成功,經理人或領導者要專注在兩大方面:

1.效率的提升:效率包含數量及品質,不只要追求成果,也要能確保品質,這是顧客滿意的基石。

2.活力的提升:這是新的挑戰。要能提供好的環境,讓員工能盡情發揮,釋放潛能,士氣高、凝聚力強,願意主動參與並承擔更多團隊的責任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工作那麼多年,常有人問我創意從哪來?其實創意不是從哪來,那是一種習慣。

沒創意也是一種習慣,因為一般人都習慣聽到什麼想什麼。從小,老師教我們一樣東西,我們就設法理解它或記住它;長大後,老闆講一句話,我們就想著要執行它或是順從它;我們看到一則新聞,就想說現在我知道了這件事;我們遇到一個問題,就想說要回答正確的答案。所有這些事都是一直線的發展,一加一等於二的回應,這就是沒創意的習慣。

職場尤其是養成沒創意習慣的補習班。即使是表面上要求創意的企劃工作,大多時候接到一件工作,有經驗的上班族也都已經知道該給什麼樣的答案。有些人工作一段時間,會發現自己想破腦袋就是那幾個點子,幾年下來想出來的東西換湯不換藥,要擠出新創意非常痛苦。這是因為一般人所習慣的思考方式就是沒創意。

創意要平空飛出來的確很難,除非創意就是你的習慣。

我從小上課或看電視,都很習慣看到、聽到後第一個反應不是想怎麼跟隨,而是想如果老師不這樣講的話,可以怎麼講?如果我回答的不是答案,可以回答什麼?電影裡那個壞人如果槍裡忘了裝子彈會怎樣?那個藝人如果反過來虧主持人要說什麼?

一直以來我接收到訊息時,第一個所想的都是訊息本身沒有講明的事。工作上的創意不只是天馬行空,還要能夠洞察顧客或老闆說不出來的話。他們要是都能直接說清楚,還需要付錢給創意工作者嗎?順著他們口頭上的話,當然永遠不能滿足他們,也難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。

雖然這不是一天兩天能養成的,然而創意一旦變成習慣,就跟一般人沒創意一樣自然。

現在還提供7天的免費試用,只要有電腦、會上網,
每天在家工作2-3小時,時間自由,不需要複雜的技術
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,也可兼職,就可創造收入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曾有一位年輕同事走進我辦公室問我問題。在我心目中,她是當時所有同事中最優秀的一位,而她問的問題竟是:「我要怎麼樣才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?」

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。要在工作中發掘快樂,先決條件當然是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。即使如此,日常工作中十之八九仍是例行繁瑣之事,真能令人興奮的事務,能有一二已屬不易。因此,單靠興趣並不足以維繫長久的熱情,還必須對自己的未來有願景,才能在實踐願景的過程中,逐步體會不一樣的快樂。

我的經驗似乎沒有解決這位聰明同事的疑惑,直到我真誠的對她說了以下這段話,她才若有所悟:「其實工作是我們演出的一台戲,而且是人生舞台上很重要的一台戲。既然是在舞台上,所有演員都得精采演出,博得掌聲以不負觀眾。但我們終究要明白,這仍只是一台戲,下了台以後的生活,才更加真實。工作裡面要有快樂,恐怕一大半要取決於台上與台下之間平衡的智慧吧!」

掌握工作動力 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

隔了許多年我再見到她,這位同事真的以追求快樂為她人生的重心。我給了別人如何快樂的忠告,我也需要清楚掌握自己工作的動力,才能長期在工作崗位上奮鬥下去。那時經常有人問我,為什麼可以在一份工作上持續努力這麼久?我每一次的答案都是:「因為每個階段都有有趣的事在吸引我。現階段我最享受的,就是看見周圍有許多同事,能夠在那裡學習、發展與成長。」

我喜歡奧美有一種獨特的、尊重人的文化,在一份有關內部企業文化的文件上,有著這麼一段熱情洋溢,又觸動人心的文字:公司要盡最大的努力,使得在這裡工作成為快樂的經驗。我們會協助人員將才智做最大的發揮。我們投入了驚人的時間和金錢訓練我們的人員—或許比任何競爭對手投入的都要多。我們欣賞勤奮努力,客觀而做事徹底的人;我們鄙夷在辦公室玩弄權術的人、逢迎拍馬的人、愛自我炫耀的人,以及自負而不合群的人。

很少有企業會這麼激烈大膽的講出自己的好惡,我卻十分欣賞並認同。在《工作大解放》書中,美國著名軟體公司 37signals的兩位創辦人就認為,如果你打算做點什麼,那就做些有意義的事吧!而這些有意義的事,就如同之前我給那位年輕同事的建議,掌握自己工作的動力,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。

保持好奇心 點燃工作熱情

對必須長時間工作的人來說,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往往是最大的挑戰。「好奇」是我維繫工作與生活熱情的重要動力。每當工作上碰到難解的挑戰,有放棄念頭的時候,我的好奇心就會跳出來,想要看一看自己究竟可以怎麼處理這種沒解過的問題。懷著好奇心邊看邊解,得失的心情就沒有那麼嚴重。就像37signals 一樣,他們鼓勵員工運用好奇心發現靈感,並緊緊把握。

「好奇」也讓我不斷拓寬生活的領域。懷著好奇心讀書,自己不知道的觀念、故事、人物、地方,都可以成為探索的對象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面對各種變動情況,一個好的領導人要如何才能塑造「一切都在掌控中」的形象?史丹福大學教授薩頓(Robert Sutton)最近在他的新著「好老闆,壞老闆」(Good Boss, Bad Boss)一書中指出,領導人可以採取以下四種做法:

 
1.表現出信心十足,即便你毫無把握
    有人問英特爾公司前CEO葛洛夫(Andy Grove),領導人如何才能表現得信心滿滿,儘管內心疑慮重重。他回答:「投資決策、人事決策,或者優先任務的確認,不能等到形勢完全明朗才進行。你必須在不得不做出決策時,當機立斷。」
    葛洛夫指出,高階主管必須採用「在真正做到之前,先要假裝能做到」的策略。這一部分是自律,還有一部分是欺騙。然後,欺騙會變成現實。「在這個意義上,正是欺騙在為你自己加油鼓勵,讓你以更樂觀的態度看待事物,而不是一開始就情緒低落。但過了一段時間後,如果你表現出信心十足的樣子,你真的就會變得更加自信了。」
    研究顯示,行為會產生信念。為了鼓舞部屬的士氣,滿懷信心尤為重要,因為就像所有其他情緒一樣,信心也具有傳染性,尤其是當這種信心來自領導人時。
 
2.切勿優柔寡斷
    猶猶豫豫、拖拖拉拉和嘮嘮叨叨,是一個糟糕老闆的典型標記。最好的老闆都知道,處理事情乾脆利落和表面看來迅速的決策,會支持他們掌控大局的形象。知名導演豪瑟(Frank Hauser)曾經說過:「你有三種武器:『是』、『不是』,和『我不知道』。使用這三個武器,不要優柔寡斷。事後,你隨時可以改變主意,沒人會在意這一點。他們真正在意的是,你優柔寡斷時那令人坐立不安的兩分鐘。」
 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雖然中秋節剛過,但隨著天氣稍轉涼意,意謂著年終即將來臨。各行各業皆亦步亦趨緊隨景氣春燕的蹤跡,尤其是科技業,歷經訂單短缺,急單效應,訂單暢旺等宛如洗三溫暖的景況,更是卯足全力,產能全開,絲毫不敢懈怠。

然而,日前報載南亞科技工程師疑因超時工作,引發心因性休克,讓科技業責任制的爭議浮上檯面。儘管責任歸屬尚待釐清,但一個年輕生命的消逝,總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,令人不勝唏噓。

今日的工作,是愈發勞心又勞力。在資源限制下,各級領導人必須學會應用更少資源,去完成更多事情。正因不確定的因素高,工作壓力大,筆者認為應該做好時間管理。《有效的經營者》一書指出,高效能經營者第一步便是時間管理。

時間是最稀少的資源,然而,上天給我們最公平的資源,也就是時間,每人每天都僅有24小時,如何善用時間,就益顯重要。所以說,時間管理是門技術也是藝術。領導人須確實紀錄自己運用時間的模式並加以定期檢討。因為時間運用是否得當,影響到效能與成果。

當領導人開始紀錄並分析個人時間的安排與運用,就會發覺企業內部或外部,都想占用你的時間,必須學會對毫無貢獻的事情說NO,以讓時間更有效地發揮。

更不能低估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及影響,必須預留思考的時間,以利謀出最妥善的解決之道。

領導人需改變一成不變的工作習慣,調整思考與執行的比重,勿把腦袋當作倉庫般使用,將策略在腦海中堆疊,僅會徒增焦慮感而無任何建樹。

反之,領導人透過建立有效的情報蒐集機制,將蒐集資料分類處理與管理,以作為決策時依據,將關鍵事情一次作對。這不就是所謂的個人知識管理(PKM)嗎?

當領導人從容做好時間管理,便能投注心力了解團隊每個人的動機、能力、期望,並掌握激勵團隊的三大驅動力:成就需求、學習的熱情、貢獻的渴望,營造出部屬認同且喜愛的工作環境。

彼得‧杜拉克曾說,組織用人如一心只想避免缺點,卻沒讓其優點發揮,最終只會用到庸才。領導者帶領團隊時,應說:「他能把什麼做得相當好」而不是「他不能做什麼」。秉持關心部屬的成長掌握其心理的情感需求,竭盡所能協助其發揮長才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你認為營收扣除成本得到毛利,反映出來的是業務團隊獨自的貢獻,那麼這個觀念需要徹底改變。

因為從財務、行政單位的支援,生產、研發部門的投入,一直到企業形象、品牌價值的加持,最後才能促成業務人員在市場上收割成果。在專業分工的時代,一家公司沒有良好的跨部門資源整合,就會像一台拼裝不良的跑車,絕對沒有辦法在賽場上競爭。

相較於對上司或部屬的「縱向」管理,業務主管對組織內的其他單位的「橫向」管理,往往決定了業務人員是帶著公司資源上戰場,亦或是在對外作戰前,還要先進行各種「內戰」。

日文有一個名詞叫「次工程」,意思是一件工作在不同部門之間流動時,每個人都應該拋棄本位主義,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樣的調整,讓下一個流程可以更有效率的銜接。這是日本管理風格所強調,內部溝通的重要。

可是在大部分企業裡,願意花時間了解其他部門的作業方式,還能主動橫向溝通、設法改善流程的人,實在是稀有動物。

業務主管正是這個角色的理想人選。

因為業務單位離市場最近,最了解客戶的需求。當企業的流程改造以客戶為中心,就容易聚焦並衡量價值。

例如,一張表單或一個內部流程有沒有存在的必要,可以由對客戶是否有益來界定。這是以「客戶」為中心的本位主義。

另一方面,業務主管對內溝通又要拋棄以「部門」為中心的本位主義。許多自視甚高的業務主管,把強勢的談判風格用在內部的橫向溝通。殊不知後勤支援單位這些「內部顧客」,對於業務成敗的影響力,有時甚至比外部顧客來的大。

如果業務主管只把眼光向外看,盡力討好客戶,卻忽略了組織內部「人和」的重要,就會像駕駛技術一流的F1賽車手,只搭配二流的後勤支援,永遠不會有好成績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兩個落水者,一個視力極好,一個患有近視。兩個落水者在寬闊的河面上掙扎,很快就筋疲力盡了。突然,視力好的那位看到了前面不遠處有一艘小船,正在向他們這邊漂來。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。於是,兩人便鼓起勇氣,奮力向小船游去。

游著游著,視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來,因為他看清了,那不是一艘小船,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。但患有近視的人卻並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,他還在奮力向前游著。當他終於游到目的地,並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,他已離岸不遠了。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裏喪失了生命,而患有近視的那位卻獲得了新生。

有兩個患有癌症的病人。一個人耳朵靈便,從醫生的談話中聽到他們只能活三個月時間了。於是,整天鬱鬱寡歡,結果還沒到三個月就死了。另一個人的耳朵有些背,別說偷聽醫生的談話,就是你跟他直接說,他還聽不大清。奇怪的是,他不但活過了三個月,到現在已是兩年過去了,他還好好地活著。

在美國,有兩家同樣大小的公司,它們的總裁一個叫羅伯特,一個叫史蒂夫。羅伯特是一位精於算計的人,凡事都比別人看得長遠。因為他早就預測到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,所以他決定將公司解散,還能給自己和員工們留一些生活費,不然到時肯定會負債累累。因為他分析到,在2008年,美國有30%的公司要倒閉,像他現在這樣的小公司,肯定在那30%之中。

史蒂夫不但不是一個善於算計的人,甚至還給人一種愚笨的感覺。他憨憨地認為,未來永遠是無法預測的,就算你將世界上最完美的計劃放在他的面前,他也不會相信,因為未來還沒有真正到來。他覺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夠生存一天,他就一定要讓它支撐下去。結果,他的公司竟然奇蹟般地度過了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。最終,會算計的人將公司解散了,而不會算計的人,卻將公司比以前辦得更興盛了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去年的北歐之旅,看到當地政府機關的辦公大樓,建築物都很普通。因為建造雄偉的大樓,需花費納稅人許多錢,所以政府機關為避免浪費公帑,皆能省則省,有用租的,甚至有些辦公室比私宅還小呢!

不只辦公居所很簡樸,人員配置更是精簡;芬蘭總統只配置兩位保鑣,一位秘書。而總理更只有一位秘書,並無保鑣。

【心得分享】

孟子說:「民為大、社稷次之,君為輕」。當政府機關不再宏偉懾人,當政府領導人不再軍容壯盛時,那才是真正的「還政於民」!

企業亦然,辦公大樓有這麼重要嗎?領導主管的威行面子有這麼重要嗎?

現在還提供7天的免費試用,只要有電腦、會上網,
每天在家工作2-3小時,時間自由,不需要複雜的技術
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,也可兼職,就可創造收入
如果擔心口才不好.沒有人脈.不會推銷...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每位管理者都雇用比自己更強的人,企業就能成為巨人公司;如果雇用的人能力都比管理者差,那這些員工就只能做出更差的事。」這是美國奧美集團創辦人奧格威,對公司董事們發表的一席話,也被稱為「奧格威定律」(Ogilvy's Law)。

奧格威定律 唯才是用

這道理並不難懂,企業管理階層卻不見得都能遵守這種精神,管理者必須徹底避免「私心」與「高手恐懼症」,才能用人唯才,確實強化企業內部「人」的資產。

奧格威定律源自有回奧格威召開董事會,他在每位董事面前都擺了一個玩具娃娃,並要董事們打開玩具娃娃。結果董事們發現,大娃娃裡藏著一個中娃娃,中娃娃內又有個小娃娃,裡面的娃娃一個比一個小,在最後一層娃娃被打開時,出現一張小紙條:「如果你經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,將來我們就會變成矮人國,變成一家侏儒公司;但如果你都雇用比你高大的人,日後必定成為一家巨人公司。」

這個故事強調的是企業必須重視人才的重要性,一家好公司有好產品、硬體設施或雄厚財力作為支撐,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優秀的人才,因為光有財與物並不能為企業帶來新變化,唯有大批優秀人才才能根本地改變企業內外。

排擠高手 管理者私心

雖然「奧格威定律」的內容不難被管理者所理解,但絕大部分的經理人卻很難在聘用人才時,選擇那位「更大的娃娃」,原因在於許多單位主管在用人時藏有私心,這可能會影響管理者用人選擇時的理性程度。更嚴重地是,某些單位主管因為能力與自信不足,為了避免優秀人才表現優異,影響自己在組織的地位與權威,甚至擠下自己,而出現「高手恐懼症」。

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司徒達賢在一場演講中指出,現任許多沒有自信的管理者,本身的知能與觀念落伍,在用人上不願聘請外來的高手,對於專業水準高的人才,經常以「與企業文化不合」、「理念與企業不合」等理由排擠這些應徵者。

此外,「經驗高但難控管」也是高手恐懼症最常出現的狀況,因為許多管理者喜歡聘用「聽話」的人才,害怕意見多、能力強的員工會挑戰權威。

司徒達賢表示,這種現象將對組織活力、創新與士氣造成負面影響,因為這些主管,可能會將這些可以提升企業平均素質的新人才,視為將要取代自己職位的潛在競爭者,而不願給予人才機會,如此一來會造成企業人力素質無法提高,甚至會一直以這些管理者的水準為上限,一但管理沒有進步,企業就跟著退步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上一次和別人談論到「熱血」是什麼時候?1年前、3年前?還是更早到你已經不記得了?

隨著工作時間累積,我們是不是都逐漸從「熱血」變成「冷血」?坐在桌前百無聊賴、對任何事都打不起勁,甚至聽到別人談論「熱血」兩字,還覺得不切實際,丟去一個白眼?

若真是如此,問題比較大的可能是你。對21世紀的企業跟工作者來說,當學歷、經驗、能力,都不足以百分之百抵抗不確定時,是什麼特質能夠凸顯自己,改變未來?是什麼要素可以激發潛力、改變現狀?

就是這兩個字:熱血。

去年《麥肯錫季刊》(The McKinsey Quarterly)針對全球經理人做了一項調查,問他們影響職涯的最大關鍵是什麼?受訪者回答最多的答案是:「認識到自己對新角色或新行業充滿熱情。」

 

現代工作者最要具備的元素:熱血

企管大師柯林斯(Jim Collins)在《從A到A+》中即指出,成為頂尖工作者的「刺蝟原則」中,個人職涯規劃,要從3個圓圈的交集尋找:第1,你在哪個領域特別有天分;第2,你可以從這份工作獲得很好的報酬;第3,對於所做的事懷抱極大熱情。

其中第3點尤其重要。因為前兩點,對應的是「個人競爭力」與「薪水」,但是懷抱熱情,卻能讓工作者在變化快速的商業世界中更積極、自主。因為今天的工作者要創造價值,繫乎創意與自我突破,遠超過「完成老闆的交代與規定」。

也因此,衡量人才,愈來愈多企業跳脫外在實質條件,轉而回歸本質。例如日本「經營之聖」稻盛和夫就說:「我希望留在公司的,都是即使我不走近,也會自主燃燒的『自燃性』的人」。因為「自燃性」的人,不會「因為別人交代而工作」,而是「自己主動做」,還能感染他人,帶動大家。個人鋒芒外露卻沒有內心能量的「刮鬍刀」型員工,不會是他心中首選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猴子在背上跳來跳去

比爾‧翁肯(Bill Oncken)發明一個很有趣的理論──「背上的猴子」(Monkey on the back);他所謂的「猴子」,是指兩人對話後的「下一個動作」或「責任」,意指主管和部屬在處理問題時所持有的態度;重點是協助部屬自行工作而非幫他把工作做完,千萬不要變成部屬的部屬,更不能成為部屬「反授權」的對象。

 

小威廉‧翁肯(William Oncken, Jr.)在1974年11~12月號的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刊載了一篇文章 :《管理時間:誰背著猴子》—( Management Time : Who’s Got the Monkey?),針對管理者經常面臨的「任務逆轉」困境,進行了獨到的分析並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,成為時間管理和授權管理方面的經典文獻,引起了管理人員的強烈共鳴。30多年來,其單行本一直暢銷不衰,成為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最熱銷的重印文獻之一。企業組織一旦受困於任務逆轉,猴子就會跳到主管的背上,而不是待在理應完成任務執行的部屬身上。主管累得像條狗,部屬卻無事一身輕;為了避免無效授權,管理失靈,主管應該將精力放在任務指派、分配與掌控猴子的工作上,必須與部屬協同照顧、餵養猴子。

 

威廉‧翁肯三世(William Oncken, Ⅲ)於1988年繼承小威廉‧翁肯的職務,擔任威廉‧翁肯企管顧問公司的執行長;多年來,威廉.翁肯企管顧問公司所提出的獨特見解──「處理時間管理」,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組織文化的一環。他寫的一本書──「別讓猴子跳回你的背上」(Monkey Business : are you controlling events or are events controlling you?)就是直接告訴你,不管你在公司怎麼「背」,都不要讓猴子爬到你背上!把Monkey on the back變成Man on the way。歸納出餵養猴子的五大原則 : (1)決定當場射殺或餵養,(2)猴子的數量(工作量)應維持在主管能掌控範圍內,(3)主管應面對面或用電話的方式親自餵養猴子,不可用電子郵件,(4)部屬應按時餵養猴子,(5)約定下次飼養時間及進度。翁肯家族開創了猴子企業(Monkey Business),真的是名符其實地靠猴子吃飯了。

好奇猴子不反思傳統

猴子有好奇、貪心、短視…等天性,一對猶太夫婦合作寫了一本有關猴子的童書,太太Margret負責說故事,先生Hans負責畫插畫,書名叫做「好奇喬治」(Courious George),描寫一隻充滿好奇的猴子,因緣際會離開叢林被帶到人類的世界,為牠帶來一連串的新奇冒險,滿足美國小孩的好奇心;本書於1941年在美國出版,迄今已發行2,700萬本,堪稱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隻猴子。

 

有人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裏,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,並安裝了一個自動裝置,若是偵察到有某隻猴子要去拿香蕉,立即就會有水噴向籠子,大家都會被淋濕。當五隻猴子都試過之後有了共識:「不要去拿香蕉,因為水會噴出來。」;接著,先暗中把噴水裝置解除,然後換掉其中一隻,這隻新猴子看到香蕉,馬上想要去拿,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猛K了一頓,因為牠們認為新猴子會害牠們被水淋到,所以制止新猴子去拿香蕉。當然,這五隻猴子沒有被水噴到,但四隻猴子從來沒有向新猴子解釋為什麼要打牠?後來,所有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後,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;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?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其他猴子圍毆。這就是「傳統」的由來。如果不去反思傳統,它就一點價值也沒有!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精品相當重視客服,為了讓顧客感受更多加值的服務,現代科技挑大樑。英國品牌 BURBERRY 9月舉行2011年春夏女裝展示會時,在全球各地的顧客可以透過網路觀賞現場直播「虛擬實境秀」,可以同步在網路上訂購商品,搶先嘗鮮;義大利品牌 Gucci數位化也不落人後,推出奢侈數位旗艦店,運用最新的設備,讓顧客透過網路,也能享受與店鋪相同的購物體驗。

百年品牌 注入年輕元素

BURBERRY成立於1856年,對一家擁有150年以上歷史的品牌來說,如何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年輕化的形象,是相當重要的事。

BURBERRY現任執行長安琪拉.艾倫茲(Angela Ahrendts)四年多前上任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開始品牌改造,她希望BURBERRY加入更多年輕的元素,尤其是設立網路平台,包括Facbook、Twiter社群建立,以及網路購物。

她表示,她正值青少年階段的小孩,都是透過網路購物,讓她看見網路商機的無限潛力。現在全世界的粉絲除了可以透過官方網站購買BURBERRY商品外,今年2月在秋冬服裝秀展出的同時,部分商品包括外套及配件等,更可以透過官方網站直接下單訂購,讓喜歡BURBERRY的顧客搶先拿到新鮮貨。

BURBERRY強調:「全球的消費者皆可享有此服務,訂購的消費者可以在一個月之內,接收到由倫敦直接配送的新品。」

BURBERRY提供的網路訂購服務,提供全球消費者都可以享受這項服務,此舉無疑打破精品界貴賓(VIP)的藩籬,讓每一位消費者都享有平等的購物條件,也是精品產業的革命性創舉。

為了讓消費者感享受最新科技,BURBERRY也於今年率先以3D方式在巴黎、紐約、杜拜、東京和洛杉磯等五座城市進行現場轉播時尚秀。

觀賞者也可以從全球以2D的方式在網路上及iPhone同步觀賞時尚秀,截至目前,估計超過1億名觀眾透過各種方式觀賞,運用科技強化品牌認知,再引導到商品上。

運用科技技術 線上出擊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半年來,由於轉換職務的緣故,工作內容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,從幕僚團隊到行銷企劃,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外溝通的機會和頻率增加許多,其中又以初次提案最為關鍵,因為要贏得客戶信任,往往第一次互動的順利與否攸關重大。

善用心理戰 第一時間贏得信任

如何在第一時間就能贏得客戶信任,讓雙方站在一個互信的基礎上對話,正是行銷業務人員共同的重要課題。其中的關鍵因素又是甚麼呢?最近閱讀《瞬間搞定客戶的冷讀術》,此書是日本超人氣心理諮商師石井裕之的最新著作,書中對於商場上的應對進退有精闢的觀點,作者從心理學及潛意識的角度告訴我們,不辭辛勞地為客戶賣命跑腿的方式已經落伍,能夠不著痕跡地操控心理戰術,才是永遠的贏家。

關鍵1-----We或Me 應對方式大不同

與素未謀面的客戶開始第一次對話,首先,你得確定你在跟「誰」對話。冷讀術大師石井裕之透過多年的專業經驗,依據感受性的不同,把客戶大致分為「We類型」和「Me類型」兩種。We型客戶經常以「我們」為基礎進行思考、喜歡尋求與他人的一體感。一旦別人對他們表示感謝或倚賴,他們就很難開口說不,並且We型的人理解事務的方式比較偏向直覺而非邏輯,因此,要說服或打動We型客戶,從具體的實例著手,讓他們感受到情感和溫度,較容易成功。

相對於 We型,Me類型的人是重視「我」的理論型,經常以「我、個人」為出發點進行思考、感覺和行動,他們通常需要較多時間獨處,決策也大多是出自個人的獨立思考而非團體討論、商量的結果,他們給人的感覺是實事求是但缺乏情感的表現,常給人「不知道在想些甚麼」的印象。面對Me型客戶,先簡潔地提出結論,避免使用情緒化的用語,引用實際的數據或資料作說明較能獲得此類客戶的青睞。

關鍵2----運用Yes組合 累積肯定反應

仔細觀察,周遭其實不乏一些善於跟客戶搏感情的業務員,他們看似輕而易舉,談天說地之間就能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關係。究竟他們是怎麼辦到的?《瞬間搞定客戶的冷讀術》提供了另一則實用的技巧,讓許多想要有心成長的業務員,不僅是羨慕別人的成功經驗,自己也有機會突破僵局,這個技巧就是「Yes組合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運用連續的肯定反應,將客戶內心的想法調整為「肯定」的模式。

舉例來說:「上週貴公司在自由時報登了大幅廣告呢!」「是啊(Yes)。」「我想應該是保養美容相關的產品吧?」「沒錯(Yes),正是您看到的那則廣告。」「你們的團隊一定投注相當多的心力。「是啊(Yes),我們也正開始投入新產品的開發。」「希望你們成功。」「嗯(Yes),今年就賭這個新產品了。」「敝公司今年開發成功的網路行銷模組,有針對中小企業特別設計的專案,我想對促銷新產品會有些幫助,需要我為您簡單介紹一下嗎?」「好啊,那就先聽聽你的說明吧(Yes)」「謝謝您,我這邊已經先準備好了一些書面資料,請先參考……」

就像這樣,冷讀術大師建議善加利用「Yes組合」,引導客戶持續確實說出「Yes」,自然而然,在交涉的過程中,對方就會傾向正面解讀你的言論,達成共識的機率當然也提高許多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來思達公司(Life Style)董事長謝貞德結合亞洲的採購和製造優勢,再搭配「驚人的便宜」的價格,以及破壞性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的行銷手法,一舉成名,使得消失的台灣家具產業,在美國市場異軍突起,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家具品牌。

來自台灣的謝貞德,旗下共有來思達、紫禁城(Forbidden City)、上海(Shanghai)三個家具品牌。謝貞德以破壞性創新的行銷手法,在全球各地大賣「低價的品牌家具」,打出「賣家具就像賣可樂」廣告訴求,不但顛覆了美國家具市場,連蘋果電腦都不得不和他往來。

理論上,「破壞性創新」是運用與從前完全不同的科學技術與經營模式,以創新的產品、生產方式以及競爭型態,對市場與產業做出翻天覆地的改造。

打破模式 不按牌理出牌

美國最大家具雜誌──《今日家具》雜誌社長卡司特蘭尼(Castellani)形容,謝貞德是以接近「瘋狂」的行銷手法,打破美國家具市場的行銷模式,一舉打出來思達的品牌知名度和企業形象。

來思達今年營收預估2.5億美元,行銷費用約2,000萬元,連續多年是《今日家具》雜誌第一大廣告客戶,即使是美國遭逢金融海嘯重擊,謝貞德堅持「愈不景氣愈要廣告」的行銷手法,行銷預算一點也不打折扣。

在台灣經營家具產業超過30年的謝貞德,曾任國大代表、台灣區家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,1997年在美國成立來思達公司,每年以50%的速度大幅成長,正當營運規模日益壯大之際,2008年金融海嘯襲擊全球,謝貞德也面臨嚴苛的經營挑戰。

2007年來思達營運大逆轉,原本營收要大幅成長50%,卻衰退二成,2008年更大幅衰退四成,使得謝貞德不得不重新調整營運計畫,改採「減法思考」重新調整組織架構。

減法思考 重整組織架構

首先,客戶量減少五成,毛利低於一成的訂單,也全部停止,並且全面檢驗客戶的信貸能力,信用不佳的客戶和供應商拒絕往來,產品數量更是大幅減少五成。來思達的組織架「塑身」到最完美的架構,2009年終於轉虧為盈,賺進1,000萬美元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寮國是世界十個未開發國家之一,境內沒鐵路、沒高速公路、沒港口、沒計程車,當然也沒公車。不管是工人還是老師,日薪都不超過新台幣50元,所以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赤貧邊緣。

但上帝也送給寮國人民「安貧樂道」的觀念。這裡民風純樸快樂,全國600萬人不見「自殺、憂鬱症、搶劫、小偷」等情事,所以在寮國除交通警察外,幾乎看不到警察。

【心得分享】

證嚴法師說:「快樂不是擁有的多,而是計較的少」,果哉其言!

快樂是一種「內求自足」,而非「外求仍嫌不足」的狀態。

快樂是一種態度、文化、風氣、一種可傳染的氣氛。

快樂無法量化,卻可以量比。快樂的人,總是隨時在釋放快樂能量與電波,感染周遭每個人!

 

你GDI了沒?

你還在等什麼?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58年,香港首富李嘉誠30歲,因為注意到自己廠房的租金年年上漲,發現房地產有投資空間,於是開始研究,後來竟從創業初期的「塑膠花大王」,一步步變身今天的「地產大亨」。

1985年,賈伯斯(Steve Jobs)30歲,被自己創立的蘋果電腦開除。但他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本來做的事,決定進入動畫界從頭開始,成立NeXT和皮克斯(Pixar)。

1994年,貝佐斯(Jeff Bezos)30歲,察覺到網際網路使用量當年暴增了2,300%,促使他帶著父母贊助的30萬美元積蓄,跟妻子從東岸開車到西岸。隔年,他成立了象徵南美洲廣闊河流的亞馬遜網路書店。

 

覺醒的30,行動的31!

30歲之後,是人生內在自我覺醒的開始。工作了幾年,自己的不足不再需要透過成績單發現、老師提醒,而是在因應日日的挑戰中真切感受;人生目標也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,有了趕時間達陣的壓力。這是一個思考自我投資最重要的時刻:跟泛泛之輩從此分道揚鑣?還是繼續庸庸碌碌?端看從此之後的計劃與行動。

 

30歲新人生剛起步,現在正是坐下來好好擬定學習計劃的時刻,31歲就能開始執行!

 

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道格拉斯‧霍爾(Douglas T. Hall)在1976年就提出“Protean Career”(多變職涯)的概念。他說,由於環境變化,主導成功的力量已經轉往「個人」,而不是「組織」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由吉姆‧柯林斯(James C. Collins)等人所寫的《基業長青》,常是複雜變局中指引企業航向百年基業的參考。其實,仔細閱讀此經典作品,應該改名「基業常新」,書中所列舉的惠普、IBM、迪士尼等長青企業,一方面保存核心理念,另一方面則持續創新,因而使其立於不敗之地。

金融海嘯後至今,「創新」再度受到領導人重視。不過,領導人此刻談論創新似乎充滿了急躁感,宛如是參加一場短跑競賽,想盡辦法要比對手先占領市場,取得獲利。

創新是突破日常習慣制約的開始,嘗試不同的思考路徑,以不同的邏輯解決事情,便可激發創新與創意。操之過及或反應遲緩,皆會損害企業長期的利益。一套正確的企業創新策略,必須求快,也須求穩,才能持續保持領先。

還記得一部名為《Up in The Air》的電影,令人印象深刻。電影描述金融危機時,美國企業大規模裁員,擔任企業資遣專家的男主角萊恩‧賓罕,平均一年有300天都遨翔天際,穿梭於各大企業去資遣員工。

然而,某天該企業來了一位理財效率專家,透過各種數據分析,提出透過「視訊」方式為顧客進行資遣服務的創新作法,來達到降低成本目的。

儘管萊恩‧賓罕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地指出,被資遣人員易因突如其來的衝擊,產生不可預料之行為。此種作法,值得商榷。

但在高層執意之下,數十位資遣專家改由「視訊」方式資遣無數擁有美國夢的企業員工。嗣後,果真因忽略被資遣者的情緒反彈,未能藉由面對面的互動而有所抒發,導致一名被資遣的女性員工從高橋上縱身躍下,此事件重挫此企業的聲譽,令此創新作法嘎然而止。

員工會左右創新的深度與廣度。但令領導人深感無奈的是,無論如何大聲疾呼創新的重要性,員工依舊沒有提出好點子。

《普哈拉的創新法則》(The New Age of Innovation)提及,創新是形塑消費者的經驗,若要為消費者塑造新經驗,要先為員工營造出美好的經驗。

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(Jeff Bezos)便是箇中好手。《世界經理文摘》(EMBA)報導,貝佐斯為了釋放員工的創新能力,特別設立名為「放手去做」的獎項。而能獲獎員工的理由多數是未徵求上司允許時,就做對公司有益的事情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家公司有兩位總經理,從正面角度思考,兩人的智慧與能力勢必優於一位管理者,兩匹馬拉著的馬車速度勢必快過一匹馬;但如果發生雙頭馬車的現象,反而會對內部管理帶來困擾。因此企業實施雙總經理制時,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權責能否明確劃分,也與產業別有非常大的關聯。

台灣大哥大明年起將啟動「雙總經理制」,由賴弦五擔任營運總經理、許婉美接行政總經理。董事長蔡明興對此曾表示,這是因應數位匯流成長的新競局,兩位總經理在營運與行政管理密切合作,將企業價值極大化。

其實許多外商企業採行雙總經理制行之有年,國內科技業近年也有案例,如今年初威剛科技聘請前三星資深副總金一雄,與原總經理王根旺同時擔任總經理共同管理公司。

權責須能明確劃分

根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仲繼垠觀察,企業走向雙總經理制原因有三,一是兩個實力相當的企業合併後,雙總經理可保持雙方利益平衡;二是當創業者或管理者退休時,難以在兩位或多位接班人中決定單一合適人選,在不想讓企業分立,也不願意冒著空降部隊對原人事結構造成衝擊下,會選擇採行這種制度;三是企業拓展業務,新單位尚未獨立前,與原有負責人之間形成聯合總裁。

他指出,企業在市場上要找到同時了解業務、精算,又懂管理、投資的「多懂」總經理並不容易,因此,採取專業分工的雙總經理制有一定優勢。如同蔡明興所說,兩位專業經理人在不同領域中密切合作,將為企業價值帶來極大化。不過這種方式必須建立在健全的權責劃分制度下,如果被拿來當作分散風險和權力制衡的管理方式,就會增加更多管理中不確定的因素。

錫恩管理顧問公司總裁薑汝祥認為,跨國公司在全球化策略中就有相當多雙總經理制的前例,但要成功導入制度,還必須有更多附加條件,同時也與兩位管理者大腦中,對「可以實現的權力邊界」有關。如果兩位管理者出現「一山難容二虎」的情節,雙總經理制將成為企業內部嚴重的問題,並影響營運現況。

專業分工各擅勝場

某些產業也被規定不得採行雙總經理制。國內金融業就曾大量採行這個制度,最早是台灣人壽在2003年率先設立「資產管理總經理」、「保險本業總經理」,當時是為了提升資產管理重要性,而改變內部組織結構。之後,包括國泰人壽、宏泰人壽等也紛紛實施過雙總經理制,形成原因就屬於仲繼垠所說的第三類。

今年8月金管會即明訂金控、保險、銀行、票券及證券期貨業負責人資格條件,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,而且企業內部只能設有單一總經理,同時不得有其他權責相當職務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-->

中時電子報:2009/06/20 02:47 謝錦芳/特稿

台灣過去十年來所得分配快速惡化的趨勢,實在令人驚恐;然而,這十年來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,正是藍綠執政當局者長期忽視而種下的惡果。

這些年來不論哪一黨執政,都不願正視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。其實,不論是財稅資料中心的綜所稅申報資料,或是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,所呈現的只是冰山一角,這些數據嚴重低估台灣貧富差距的現實。

首先,個人綜合所得稅資料有五百多萬戶,雖然較為周全,不過主要仍以「課稅所得」為主。但是台灣的租稅制度存在許多不公平,例如資本利得免稅,海外所得亦免稅,這些富人的主要所得都不在報稅資料內。此外,真正的窮人也不必報稅,導致這項所得分配資料所呈現數據,嚴重低估貧富差距的現實面。

其次,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以抽樣訪問一萬三千多個樣本,除了調查方法上有其盲點,難以訪問到真正的富人與窮人;在問卷設計上,財產交易所得例如進出股市獲利、買賣房地產賺錢等大筆所得來源,並未列入,同樣也低估了貧富差距的真相。

為何十年來這個惡化的趨勢無法扭轉?究竟是哪些因素擴大了貧富差距,讓富者越富,窮人越窮?

綜合來說,有二大因素:其一是全球化與科技變遷所導致,其二是政策偏差導致租稅不公,擴大了所得分配的不均。

不過,依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的分析,其實,政治因素才是主因。批判共和黨一向不遺餘力的克魯曼認為,從政治與經濟改變的時間來看,帶頭改變的是政治,美國在一九八年代才出現明顯的不平等升高,小布希主政期間推動多項有利富人的減稅,更導致經濟不平等情況日益惡化。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天某位農夫的一頭驢子,不小心掉近一口枯井裡,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想救出驢子,但幾個小時過去了,驢子還在井裡苦苦哀號著。

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,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,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,不過無論如何,這口枯井還是得填起來。

於是農夫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,以免除牠的痛苦。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,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。

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,剛開始哭的很悽慘。但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,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。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,出現在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: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上時,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─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,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!就這樣,驢子將大家鏟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,然後再站上去。很快地,這隻驢子便得意的上升到井口,然後再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的跑開了!

就如驢子的情況,在生命的旅程中,有時後我們難免會陷入「枯井」裡,會被各式各樣的「泥沙」傾倒在我們身上,而想要從這些「枯井」脫困的秘訣就是:將「泥沙」抖落掉,然後站到上面去!

事實上,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「泥沙」;然而,換個角度看,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,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切地將他們抖落掉,然後站上去,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,我們也能安然脫困。

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,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,實際上卻幫助了牠,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ㄧ。

如果我們以肯定、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,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當中。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,學習放下一切得失,勇往直前邁向理想。

各位好朋友!準備好為你的人生做出改變了嗎?
  ?一步一腳印,呆呆向錢衝,網路圓美夢?  

娃娃屋拍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